龙袍,是皇帝的朝服,上面绣着龙形图案,帝王的礼服,皇帝专用的袍,又称龙衮。其特点是盘领、右衽、黄色,龙袍上的各种龙章图案,但每个皇帝的龙袍都会有所变化,如果你问我一件龙袍有多贵,且听我慢慢说来的!
以清代龙袍为例:清代龙袍以明黄色为主,也可用金黄、杏黄等色。清朝皇帝的龙袍,据文献记载,绣有九条龙。龙袍的下摆,斜向排列着许多弯曲的线条,名谓水脚。水脚之上,还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,水浪之上,又立有山石宝物,俗称海水江涯,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之外,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的寓意。
龙袍的制作首选要按照礼部的定式,或者是皇帝自己来命题,交由内务府的画师绘制成重彩工笔小样,随后再交总管太监呈皇帝御览,或者直接经内务府大臣审阅后连同批准件送发南京、苏州、杭州三处织造司分织。南京负责织造御用彩织锦缎,苏州负责织造绫、绸、锦缎、纱、罗、缂丝、刺绣及杭州织造处负责织造御用袍服、丝绫、杭绸等,制作过程都相当的复杂。
制作龙袍的纱机,花楼高达一丈五尺,由两个技术精湛的织造能手,手提花样提花,每织成几寸以后,就变换织成另一段龙形的图案。一件龙袍要由几部织机分段织成,而不是由一个人完成的。所用的丝要先染成赭黄色,所用的织具本来没有什么特别,但织工须小心谨慎,工作繁重,人工和成本都要多增加几十倍,以此表示对朝廷忠诚敬重的心意。
一般制作一件龙袍需动用綉工近500人,绣金工40多人,画样过粉10多人,如果只由一个人刺绣,得花2年5个月才能完成,因此在织造阶段往往都会在布料边缘预留足够的修改空间,以防穿着者的体型发生变化。所以古代皇帝的衣服可以说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。